異位性皮膚炎成人、小孩大不同? 

作者-康健雜誌 / 圖片來源-shutterstock/ 文章出處-康健雜誌

異位性皮膚炎(又稱異位性濕疹)是一種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疾病。與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係,好發於嬰、幼兒,也有可能於成年人發生。

2歲以前發病,之後合併出現過敏性鼻炎、氣喘的機率很高,也就是成為所謂的過敏兒。

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的特徵就是癢,尤其睡覺時,常因癢而無意識搔抓,導致發炎,增加傷口感染的機率,嚴重時甚至要住院治療。

隨著年齡變化,容易發作的身體部位也會改變。

嬰幼兒期(2個月~2歲)以頭部為中心,常在臉頰、頸部、頭皮出現紅色丘疹,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,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,水泡抓破會形成痂皮。

童期濕疹分布範圍擴大,延伸到手足、四肢彎曲處和脖子,臉上反而較不明顯,皮膚變粗厚,嚴重時可能會蔓延全身。

成人期發作時,濕疹部位以四肢彎曲處為主,也可發生在前額、頸部、眼瞼及手背等處。 由於皮膚常處於慢性反覆發炎狀態,皮膚會

呈現乾燥、脫屑、粗糙、色素沉澱、皮紋明顯及苔癬化(Lichenification)變化,也容易伴隨蕁麻疹、毛囊角化及掌紋增多的情形。

如果因為搔抓而造成急性濕疹或細菌感染時,傷口還會有滲出液、潰爛,很令人困擾。

主辦單位:   

響應夥伴:  

icon_BackToTop